新闻中心

深度融合金融科技 交通银行积极向智慧型银行升级换代

发布时间:2019-08-02 13:39:40 点击量:

  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先行者,拥有110年历史的交通银行正在以矫健的步伐拥抱金融科技,2018年公司全面启动集团信息系统智慧化转型工程(“新531”工程),积极探索向智慧型银行升级换代。

  2018年5月,交通银行启动了“新531”工程,目前正在推进29个重点项目,实现科技引领全行发展。“新531”工程以先进的IT架构体系为基础,以打造数字化、智慧型交行为核心,推动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与银行业务应用深度融合,运用先进前沿的科技为客户带来智能、便捷、高效、协同的优质服务和体验。

  “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一是信息科技投入在全行营收中的占比要从目前的5%左右,逐步提升到10%以上,二是近期启动了金融科技人才万人计划,要将金融科技人才占比从目前的5%左右提升到10%以上。”交行行长任德奇在2019年3月29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任德奇同时强调,“科技赋能”是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交通银行高度重视通过科技手段来提升服务客户的便捷性和精准性,降低成本,同时也提升效率。过去几年持续加大了投入力度,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首先,交行已完成网点的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化设备加手持终端智能化协同的模式,目前智能化的设备已经完成了总覆盖,总量接近九千台。其次,坚持线上为主,着力打造交通银行手机银行APP及买单吧APP。截至2018年末,手机银行的注册客户数达7444万,交易金额突破11万亿,增长44%,在第三方评分榜上排名靠前。第三,加大了科技在业务场景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的便捷性和精准性,未来将推动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全渠道,实现三位一体智能化服务

  近年来,交通银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银行业务的应用触点,坚持以客户体验为核心,利用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全渠道视角推动银行服务与运营流程领域的智慧化改造。

  交行自主开发的智能化移动服务工具手持终端项目,引入指纹认证等智能感知技术,通过完善业务鉴权体系,简化登录安全认证,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投入使用的9000多台手持终端,支持银行服务人员走出传统物理网点,为客户上门办理开卡签约等200多种柜面业务,极大方便了行动不便的困难人群,助力交行打造温馨的移动金融服务生态。

  从金融消费者的日常现金管理与理财需求入手,推出“沃德理财顾问”智能理财咨询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建量化财商评估体系和智能化产品推荐体系。面对客户,“沃德理财顾问”以一亿多客户历史数据为基础,运用后台系统的智能分析能力,为客户提供资产流动性、保障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智能诊断,自动分析和制定投资规划,并形成系列财商提升方案,提供一键化、全景式的专业财富管理服务。

  此外,依托新一轮的智慧化转型,交通银行正在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现有的服务渠道,着力构建智能网点、智能语音门户和智能家居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建立全渠道多重感知、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的生物特征智能化应用体系,从而充分感知客户需求,使服务无处不在。

  大数据+核心业务,提升经营服务能力

  2010年,交通银行积极部署大数据发展战略,启动全集团境内外一体化系统重构工程,历时8年,在国内同业中较早完成数据统一标准与境内外跨系统数据整合,实现用户、客户、额度、权限、渠道、报表、界面、任务中心等“八大统一”管理,使交通银行的信息技术达到了同业先进水平。2016年,工程荣获人民银行“银行科技发展奖”一等奖。

  面向客户服务,交通银行充分运用统一客户视图,不断提高个性化客户服务能力。通过对客户投资记录、消费行为、产品浏览偏好、来往账等海量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交通银行推出了线上渠道理财产品到期续接功能,能够向客户精准推荐产品并实现自动续购。同时,通过手机银行中“我的管家”功能,交行把客户经理搬上互联网,在大数据平台的帮助下,在线提供产品咨询、留学咨询、风险测评、财富规划等100多种业务,让更多人足不出户享受到以往高端客户才能体验的一对一专业服务。

  在风险防控、信贷管理、审计监督、精准营销、预算财务等方面,交通银行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以风险防控为例,交通银行全面整合内外部数据,实现了各类风险管理信息的集中与共享,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依据经过评估分析的风险特征,对各类业务风险进行监测排查,有力保障客户资金、交易安全。2018年7月12日,交通银行还与中国工商银行达成了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战略协议,双方将在风险大数据共享互通、风险防控策略交流优化、风险防控技术促进升级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移动互联+金融场景,打造综合服务生态圈

  移动互联技术使实时在线、互融互通的金融服务成为大势所趋。在“互联网 ”的时代金融背景下,交通银行积极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打造“手机银行”和“买单吧”两个APP平台,增强线上业务经营能力,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场景,布局全时、全域、全场景金融服务。

  交行手机银行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移动支付等技术,让金融理财服务智能化、移动化、社交化。上线“我的管家”功能,支持客户与客户经理在线上实时沟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一对一金融理财服务;推出“沃德理财顾问”功能,提供资产诊断、资产评估、资产配置、一键下单四个环节的全方位理财服务,并从客户需求出发,开发养老计划和攒钱计划,打造一整套场景化解决方案。打造专属消费场景的安全账户——“安心付”,充分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支付联动。手机银行还不断完善交易场景和流程,新增外汇宝及满金宝交易、升级版惠民贷、贵金属钱包、理财产品续接、小微商户服务等重点功能服务,凸显了金融服务的交易能力。

  通过对标互联网企业,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还精心设计、打磨了交行信用卡官方APP“买单吧”,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不断丰富、拓展产品使用场景。目前,“买单吧”APP已全面涵盖用卡服务、理财、贷款、支付等各金融场景,以及商城、餐饮、充值、生活缴费、电影五大生活场景,同步引入饿了么、易果生鲜等细分行业巨头作为外部合作伙伴。

  在新一轮智慧化转型工程中,交行将部署跨界融合,通过深挖行业特征,精准定位各行业与银行业务融合的关键环节,构筑“金融 场景”的综合生态圈应用服务体系,通过充分发挥生态圈作用,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新业态,为客户提供跨界综合服务,推动智慧服务提质增效。

  区块链+技术创新,抢占新技术先发优势

  交通银行持续关注和研究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分析判断出国内信用证、票据与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将首当其冲成为区块链技术在银行金融领域应用的突破口,并积极抢占新技术先发优势。

  长期以来,国内信用证交易要经过开证行、通知行、交单行、议付行等多家银行和快递服务商,每家机构在各自的账务系统中完成记录,机构之间信息孤立、不透明,单证处理存在真实性核实困难、处理效率低、易延误、易丢失等诸多问题。2018年4月,交通银行区块链国内信用证项目投产,实现了信息和单据的端到端传输,减少单证邮寄的中间环节,极大提高了国内信用证项下交易速度,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短短两个多月,交行累计开立区块链国内证20笔,金额达到1.56亿元。

  传统证券化融资业务存在信息不对称、客观性不足、定价与风险不匹配等痛点,造成原始权益人融资成本高、投资者投资风险高、中介机构服务效率低、监管机构监管难度大。2018年6月27日,业内首个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聚财链”在交行正式上线;同年7月24日,首笔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融资产品的基础资产信息由交行完成上链。交行开发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平台,重新设计与定义了资产登记、尽职调查、产品设计、销售发行等资产证券化业务环节,将基础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上链,实现资产信息共享与流转,保证了基础资产形成期的真实性和存续期监控的实时性;通过将项目运转全过程信息上链,使整个业务过程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及标准化,实现了证券化融资业务体系的信用穿透。

上一篇: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赋能”样本: 拆解工银科技战略图谱

下一篇:顺网科技加码5G互娱 助力ChinaJoy持续扩大影响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www.aabbgg99.net 最新登录 2016-2018 技术支持:欧博